WFU

2019年8月8日 星期四

最好的玩具就是有人陪著玩





    直接講本篇的重點,『玩具不是多就好,最好的玩具就是有人陪著玩!』
    身為父母的我們,總希望可以給孩子最好的!除了基本的衣食飽暖以外,有趣的、可愛的或是『益智』的玩具,自然是為人父母的我們最愛之一。然而究竟什麼玩具對孩子才是好的呢?


什麼叫聰明?

    對於小嬰兒來說,所謂的聰明通常指的就是認知(Cognition),也就是他們對環境的互動、語言的發展、和外界刺激的反應(包含聲、光或其他感覺)。如果這些反應變多的時候,就表示小朋友越來越聰明了!


如何觀察認知發展

    小朋友跟身邊人、事、物互動的複雜度,會隨著認知的發展而跟著提升。所以在家裡可以透過觀察小朋友對物品的操作與探索、模仿、語言與記憶這些小地方,就能了解他們小腦袋瓜的發展!

物品操作與反應     

一歲前還不會說話時,可以觀察baby是否會用手腳玩弄物品、隨著我們的表情而有不一樣的回應、用不一樣的表情和聲音表達開心、肚子餓等不同的感受。

模仿與探索

模仿動物的叫聲、模仿大人的動作、玩辦家家酒的遊戲。隨著活動能力的提升,對家裡所有的東西都很感興趣(例如電燈開關、各種遙控或電器)。

語言與記憶

了解單字或句子(例如嬰兒時期聽到他的名字會有反應、知道ㄋㄟㄋㄟ就是牛奶或母奶)、聽得懂簡單的指令(簡單聲控洗手、穿脫衣褲)、主動說出物品的名稱(例如狗、貓、衣服)、記得東西放在哪邊。


想像力就是孩子的超能力

研究統計發現,越早出現牙牙學語(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來表達意見)的小朋友,模仿大人的行為或玩扮家家酒的時間越快。為什麼要特別強調玩辦家家酒這件事呢?
因為玩扮家家酒或模仿大人的行為,代表小朋友已經有初步的抽象思考、舉一反三的能力。舉例來說,拿寶特瓶的瓶蓋當成杯子假裝喝水或當成湯匙假裝在吃東西。這樣的行為代表他們記得杯子和湯匙這兩樣東西,同時知道它們的功用。這樣的能力,正是學習語言的重要能力之一。


玩越多越聰明?

目前的研究仍舊支持孩子『玩越多越聰明』。只是這裡所謂的玩樂,指的是多讓孩子接觸和探索不同的環境!
舉例來說,經常到戶外玩樂的小朋友,有更多機會認識或觀察動植物的特性(訓練專注力與記憶學習)。動腦挑戰如何爬上或翻閱更高大的樹或障礙物(訓練解決問題和增強體能)。利用周遭的樹枝、石頭等蓋房子或車子(提升創造力)。


學習與陪伴

既然給孩子的刺激越多越好,是不是代表玩具就是好呢?
當然不是!!(玩具商一定會討厭我!
2018年一個針對『玩具數目如何影響孩子?』為題的研究發現,同時間給孩子越多的玩具,反而會降低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創造力。相反的,當孩子身邊的玩具不多的時候,不僅會增加投注在每樣玩具的時間外(專注力),也會增加玩玩具的變化性(創造力)。
此外,在有玩伴或是大人陪伴下玩樂的孩子,不僅有助於心智發展和專注力提升以外,語言表現也有更好的表現。


總結

最好的玩具就是有人陪著玩!
身為父母的我們也許有各種的原因,無法好好的陪著孩子。因此,總會靠玩具來填充孩子的童年。然而對於發展中的孩子來說,最需要的仍舊是陪伴!
不只是為了孩子的發展,更重要的是讓我們與孩子的關係可以更密切!


參考文獻

  1. Ebert KD, Kohnert K. Sustained attention in children with primary language impairment: a meta-analysis. J Speech Lang Hear Res. 2011 Oct;54(5):1372-84. doi: 10.1044/1092-4388(2011/10-0231). Epub 2011 Jun 6.
  2. Chen Yu and Linda B. Smith. The social origins of sustained attention in one-year-old human infants. Curr Biol. 2016 May 9; 26(9): 1235–1240.
  3. Zercher C, Hunt P, Schuler A, Webster J. Increasing joint attention, play and language through peer supported play. Autism. 2001 Dec;5(4):374-98.
  4. Edna Orr, Ronny Geva. Symbolic play and language developmen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Psychiatry, 20:318-337, 1981
  5. Quinn, S., Donnelly, S., & Kidd, E. (2018).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mbolic play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: A meta-analytic review. Developmental Review, 49, 121–135. doi:10.1016/j.dr.2018.05.005 
  6. Orr, E., & Geva, R. (2015). Symbolic play and language development.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, 38, 147–161. doi:10.1016/j.infbeh.2015.01.002 
  7. Carly Dauch, Michelle Imwalle, Brooke Ocasio, Alexia E.Metz. The influence of the number of toys in the environment on toddlers play.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50:78-87